近期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局势,加上全球新冠病毒的疫情肆虐, 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看涨,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青睐,致使电子半导体的产业链,尤其是单片机MCU的需求愈加旺盛,
有专业人士预估,当下芯片已经被看作科技产品迭代的风向标,也是开启未来的关键“钥匙”。一旦芯片缺失,那么带来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现在,这种危机正在肆虐汽车行业。
据汽车前沿方案领域统计,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876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179.7万辆。预计2022年全球汽车减产或将超过800万辆。而且这种现象会持续未来的几年。 汽车芯片为什么在这二年变得如此重要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芯片如此是短缺,借此顺便给广大网友普及下汽车相关知识
按照功能划分,汽车芯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 一类负责运算和处理,比如用于自动驾驶感知和融合的AI人工智能芯片,还有用于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的传统电子控制单元的MCU;
第 二 类负责功率转换,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功率器件;
第 三类是传感类芯片,用于自动驾驶各种雷达、微波、以及气囊、胎压检测TPMS等等。
再就是高性能计算芯片(AI芯片/GPU)、微控制器(MCU)、存储芯片(FLASH/DRAM)、 CMOS图像传感芯片、LCD显示驱动芯片、模拟芯片(包括无线通讯的功率放大器、音频放大器、 传感器等)、功率元器件、传感芯片(压力、流量、惯性、湿度、红外等)。
根据以上粗略的分类统计,一般来说,单车的MCU芯片需求量在50颗左右,约占整车半导体器件成本的三成。
MCU既可工作于车体的次系统,又能服务于复杂的驱动系统,为预碰撞、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驾驶系统等提供数据处理和控制。
目前全球前九大MCU厂商, 包括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微芯Microchip、ST意法半导体、三星、德州仪器、Cypress和芯科SiliconLabs)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92%。
近些年来,我国的AI人工智能、5G、IoT、边缘计算及蓝牙BLE等主流形成的新技术生态,正在积极渗入MCU市场,重新点燃了MCU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热情。
如今,单片机已经应用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只要用上了单片机,产品就获得了智能的前缀,在各行各业都往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当下,单片机的发展潜力极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