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再生水利用率低 再生水回用是节水良方

分享到:
点击量: 300724 来源: 中国工控网
    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1200立方米,是**300个缺水城市之一。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在所有的节水方法中,再生水回用是*有效的途径,但我市的再生水利用率相当低。
  
  现场
  
  “目前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主要用在哪些方面?”胡文翔委员问,他是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工程师。
  
  “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厂区景观用水及绿化灌溉等,其中附近的庆丰热电每天的用量将近4000吨。”在现场的宁波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好斌介绍,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10万吨水白白流到甬江,实在可惜。
  
  顺着梯子登上再生水处理设施二楼的出水口,经过深度处理的水哗哗流动着,看上去与平时用的自来水没啥两样。
  
  “这些水虽经过深度处理,仍可能会存有一些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用作住宅小区的景观水,是否**?”身为省工程勘察院综合研究所高工的叶兴永委员问。
  
  “只要不和身体直接接触,应该没问题,我们厂区的河道就是再生水,里面还养了鱼。”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指着附近一条绿意盎然的小河说。
  
  “建议在使用再生水的场所要有明示。*好在住人的小区和公园等可能和人体比较接近的场所不使用再生水。同时对再生水的使用范围,有关部门应严格规范。”叶兴永委员说。
  
  “建议政府加大对再生水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等形成一定处理规模,处理企业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成本,这项事业才能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邱卫东委员说。
  
  调查
  
  据调查,2005年全市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有11305.19万吨,市区达标排放的生活污水有4484.00万吨,加上县(市、区)的生活污水,可开发的再生水资源在2亿吨以上,比白溪水库的库容量还大。我市的再生水利用率相当低,离“十一五”末再生水利用率达2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而2006年北京市再生水回用率已达到50%。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尚未形成再生水市场,销售形势很不理想,再生水生产企业在经营上很难实现赢亏平衡,无法继续再生产。二是价格杠杆作用不够明显,导致用户使用再生水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水质担忧。三是再生水的管网、泵站等基础设施满足不了需要,对再生水运营监管制度尚未建立。
  
  建议
  
  胡文翔、周其东委员建议:研究制定全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的专项规划,对污水的排放、收集处理系统,再生水的生产、用户的分布、再生水的输送管理系统等内容都要作出统一**的规划。临港工业中很大比例属高耗水项目,对这些项目除按国家法律法规需要建设环保“三同时”配套工程外,还应该建设再生水开发利用工程。胡文翔等委员认为北仑区应该作为全市再生水开发利用的典型和重点。
  
  建议政府补贴,出台优惠的价格政策。对开发利用再生水的企业,各级政府可根据企业开发再生水的实际情况,予以必要的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再生水工程。加快立法,尽早制定出台再生水广泛应用的地方性法规。
  
  部门回应
  
  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 《宁波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已被列入2007年地方性法规制定计划,而且被列为一类项目。
  
  市发改委能源处建议在再生水利用上把握几个原则:**,再生水利用首先应以工业生产领域为主,其次考虑适度用于补充河道景观用水、绿化灌溉等。**,再生水价格应控制在相应行业的自来水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体现价格引导机制。第三,目前存在的几家水质监测机构都分别隶属于企业,希望建立相对中立的、代表政府职能的水质监测机构,对包括再生水在内的水资源的水质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为用户选择用水提供参考。
  (摘自:宁波晚报)